2018-01-31 08:59:49 于險峰張仁軍文
遼寧省首家農業(yè)安全投入品體驗中心落戶遼中區(qū)——
點撥實用技術傳遞安全體驗
圖為體驗中心負責人姜大光在農戶大棚里講解芹菜軟腐病防治辦法。
本報記者于險峰張仁軍文/圖
遼寧省臺安縣西平林場是遼寧寒富蘋果最大產區(qū),林場農工蘇海波的果園采用大光科技的施肥技術,果個均勻,上色好,甜度高,口感好,一斤要比別人多賣幾毛錢。蘇海波的果園成為當地的明星園,許多農民看后都表示想跟著學。
如何讓更多的農民獲得實用技術,既能讓農作物高產,又能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近日,遼寧省首家大光科技農業(yè)安全投入品體驗中心在沈陽市遼中區(qū)掛牌成立。利用生物技術給植物授粉、除殺蟲蛾不用農藥、測土配方一鍵搞定……這些綠色防控、生物治理的“好方子”在體驗中心一亮相就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土洋結合,積累農業(yè)投入品安全使用全套解決方案
家住遼中區(qū)肖寨門鎮(zhèn)老觀坨村的門萬偉在黃瓜生產中遇到了難題。在體驗中心成立當天,他拿著幾根長勢不好的黃瓜進行咨詢。“請幫我看看這黃瓜,為什么總是長不大呢?”門萬偉問道。
“大爺,你這黃瓜長不大是由于根系不好,養(yǎng)分吸收不上來,缺鈣營養(yǎng)不良造成的,需要提高它的營養(yǎng)。要進行營養(yǎng)調節(jié),回頭我給你做個黃瓜的營養(yǎng)方案,按照我們的施肥方案,很快會讓你的黃瓜恢復正常生長。”體驗中心的工作人員告訴門萬偉。
記者在現場了解到,該體驗中心目前可供參觀體驗的農業(yè)安全投入品主要有三大類:種子、苗木等生物投入品;化肥、農藥等化學投入品;農用機械等農業(yè)生產設施投入品。農戶遇到種子繁育、土壤配方、作物營養(yǎng)或病蟲災害測報與處理等問題,在這里都能得到全套安全解決方案。
“農產品質量安全關系到老百姓餐桌安全,我作為一名農業(yè)科技工作者,在加強科普宣傳和農技推廣方面,理應盡自己的一份力量。”體驗中心負責人姜大光從事一線的農業(yè)生產和技術推廣工作將近30年。他曾與世界500強企業(yè)挪威雅苒、以色列ICL和國內江西新龍生物科技等公司合作多年,還先后去過美國、以色列、西班牙等國家學習農產品安全技術,土洋結合,積累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農業(yè)安全投入品整套解決方案。從種子、土壤處理、作物營養(yǎng)、地下害蟲處理到病蟲害測報,經過多年的實踐得到了廣大農民和專家的認可。
傳播實用技術,帶動農民增收致富
2017年春天,遼西地區(qū)遭遇60年不遇干旱。興城市沙后所鎮(zhèn)王家洼子村郝孝宜通過興城市科協(xié)科普培訓學習,采用體驗中心提供的花生增產新技術種植700畝花生。據了解,鄰居家抗旱種植,郝孝宜沒有抗旱種植,還晚種15天。但雨后花生表現非常突出,苗齊、苗壯,顏色濃綠。后期表現活稈成熟,坐果率高,籽粒飽滿。
稻田養(yǎng)蟹是盤錦一大特色,但水稻防蟲問題卻是長期困擾當地農戶的一大難題:施藥,螃蟹受害;不施藥,水稻減產,米質下降。
體驗中心引進歐盟有機認證的“稻歡”,較好地實現了農民期望的既殺蟲又不損失螃蟹的雙重效果。盤錦市大洼區(qū)新立鎮(zhèn)種田大戶李成民告訴記者:“我有稻田養(yǎng)蟹1700畝,以前稻田防蟲只能依靠用一些進口的農藥,每畝地投入成本很高,現在用‘稻歡’生物農藥專利制劑,每畝地投入成本降低將近一半,并且稻歡防蟲效果好,水稻增產5~10%。大伙都稱之為不傷螃蟹又不花錢的殺蟲劑。”
姜大光在實現了農技知識的“原始積累”以后,想的不是個人發(fā)家致富,他要把自己掌握的農技知識毫無保留地傳授給鄉(xiāng)親。為搭建為農民服務的科技平臺,近年來,姜大光創(chuàng)辦了遼中縣大光綠色農業(yè)技術協(xié)會,把省內外鄉(xiāng)村級成千上萬農技推廣人員和種植大戶吸納入會,建立分會20多家,帶動更多的農民依靠科技致富。
實踐示范,助力提升農產品質量水平
沈陽市遼中區(qū)冷子堡鎮(zhèn)人和村的種植戶孫娜在大光科技的指導下,把生物制劑應用到水稻上,有效防治二化螟,而且不會傷害到田間的青蛙、蜘蛛、螃蟹等生物。她告訴記者:“從源頭開始,從用藥開始,做到生物防治,確保農產品更安全。”
“體驗中心配有專業(yè)團隊進行講解,全天候開放,免費接待各界人士參觀,旨在通過體驗學習,影響和帶動廣大基層農技推廣人員、種植戶更加重視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姜大光說,“農產品安全任重而道遠,我們還要持續(xù)地對廣大種植戶進行培訓和指導,希望通過農業(yè)安全投入品體驗中心影響和帶動遼寧省農產品安全工作更上一個新臺階,讓我們的天更藍、水更清、地更肥、農產品更加安全。”
沈陽市遼中區(qū)副區(qū)長張新波在出席體驗中心成立典禮時表示,遼中區(qū)政府要以此次行為為契機,以加強農業(yè)投入品安全意識為手段,以提高農產品安全水準為目標,強化農業(yè)標準的推行和實施,大力推廣安全、綠色、高效、實用的安全技術體系,推進遼中區(qū)農業(yè)品牌建設的發(fā)展。
近年來,大光科技為遼寧省內多個地市的農戶量身定制技術配方,幫助農民增產增收。農民掌握了先進的農業(yè)技術,農產品的質量有了保障。大連的櫻桃、丹東的草莓、沈陽的寒富蘋果、凌源的黃瓜等農業(yè)生產主體都曾得到相關的技術指導,其產品從產量到品質都有較大幅度的提高。
實習編輯:于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