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10 09:29:39
丁士純在果園長大,父親是當?shù)赜忻墓痉N植技術員,因此他從小對果木有一種深入骨髓的喜愛。15歲初中畢業(yè),就成了一名侍弄果木的小技術員。
父親的真?zhèn)?,讓他積累了一整套果樹種植技術和經驗。20出頭兒,就毛遂自薦到梅里斯達斡爾族區(qū)梅里斯鄉(xiāng)成為一名專業(yè)果農。一晃30多年過去了,丁士純不僅成了果木專家,還把果木園藝做成了大文章。
時間回到1992年,丁士純應招來到梅里斯鄉(xiāng)落戶齊齊哈爾小八旗村后,就搞起了20畝地的蘋果試驗園,到了第三個年頭,果樹掛果,收成很好的丁士純初嘗豐收的喜悅。但果子找不到銷路,丁士純只能擺攤蹲市場,一秤一秤零賣。最后算賬,去了成本一畝地只賺100多元錢。
殘酷的現(xiàn)實挫傷了果農的積極性,共同種植果樹的農民干脆把果樹砍掉,丁士純也陷入尷尬和困惑的境地。但在果園長大的丁士純沒有退縮,“這些年刻苦學到的技術不能就這么輕易放棄。”
果園暫時不景氣、沒收入,那就跑客運維持全家的生計。丁士純回老家借了五萬元錢買客車,包下了齊齊哈爾到瑞廷客運路段。就這樣冬夏早晚不見太陽跑客運五年。五年中,他也沒有放棄果園的事業(yè),始終琢磨如何讓果園效益最大化,在這期間,為了減掉埋枝越冬的成本,丁士純把蘋果園改成李子園,另外還培育50畝苗木基地,同時在果林套種矮科蔬菜,在園林飼養(yǎng)家禽,利用家禽除草,家禽糞便肥田。
科學綠色的種養(yǎng)模式保證了產品質量,果園出產的水果和蔬菜深受消費者和客商歡迎。每逢水果上市的季節(jié),丁士純就到市區(qū)水果店和批發(fā)市場送貨。一次,丁士純在市哈達水果批發(fā)市場遇到了丹東客商王越。他對丁士純講:“你的水果品質很好,但水果上市是有時間段的,什么時段賣什么水果。如果你的水果品種足夠多,那么你有多少,我要多少。”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丁士純抓住商機,迅速行動,擴大果園面積,幾年中果樹品種由原來的幾個增加到十幾個,果園面積也迅速擴大到100畝。年出產水果30萬公斤,十幾個品種交替上市,通過客商銷往滿洲里、大連、沈陽、丹東、青島等地,收入60余萬元。水果銷售形勢好,也帶動了果樹苗木繁育的發(fā)展,再加上飼養(yǎng)家禽和套種蔬菜的收入,果園年收入達100萬元。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丁士純在梅區(qū)各級政府的大力扶持下,現(xiàn)已成為金碧水果種植專業(yè)合作社理事長,并把全區(qū)果農發(fā)展到400戶,果園面積達6000畝,帶動50多戶貧困戶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