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25 15:39:43
近日,陜西乾縣、白水等地果農(nóng)來電,向楊凌有關專家咨詢蘋果春季管理技術問題。有的果農(nóng)說,他的果園一棵樹上的蘋果有大有小,果型也不好,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記者就此問題采訪了楊凌職業(yè)技術學院教授、雜果專家馬志峰。
“為什么同一棵樹上結出的蘋果會有大小不一、形狀各異?主要是因為花期的授粉情況不一樣導致的。”馬志峰說,“蘋果的大小、形狀,會因花期氣候不同而有很大差異,但主要是因為在花期的授粉情況而決定。”
陜西省是我國著名的蘋果生產(chǎn)大省,以蘋果為主的果業(yè)是陜西的6大支柱產(chǎn)業(yè)之一,但每到蘋果開花、授粉時期,就愁壞了果農(nóng)。由于花期集中、時間又短,種植蘋果面積稍大的果農(nóng)都需要雇傭大量人員對蘋果花進行人工授粉,不僅勞動強度大,而且花費也很大,在授粉過程中,也容易造成花粉的污染,降低了授粉成功率,無形中降低了果農(nóng)的收益。那有沒有更好的辦法來替代人工授粉,提升和保證蘋果產(chǎn)量和質量呢?近日,記者采訪了楊凌職業(yè)技術學院教授、雜果專家馬志峰。
在4~5月份,蘋果的正常果實,每果有5個心室,每心室有種子2粒。在果實發(fā)育過程中,種子分泌激素刺激果肉生長,如果授粉受精良好、蘋果飽滿的,果形端正,果肉豐腴;反之,種子發(fā)育不良或無種子的一方,果肉凹陷瘦削嚴重就會形成畸形果,不但降低了產(chǎn)量,而且果實的品質也會大大降低,給廣大種植戶造成不可估量的經(jīng)濟損失。
那么,采取什么辦法能解決花期授粉不均,不良的情況呢,馬志峰說:“為了保證蘋果生產(chǎn)的質量,授粉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用壁蜂授粉技術。壁蜂相對于其它授粉昆蟲來說,自然生存、繁殖力強,性情溫和,無需喂養(yǎng),成本比較低,而且壁蜂早春活動早、傳粉速度快、授粉效果好,可以提高坐果率,提升商品率,增加果園效益。”。
馬志峰說,壁蜂是一種優(yōu)良傳粉昆蟲,其授粉效率是蜜蜂的100多倍,非常適合于蘋果、梨、桃、李、杏、大櫻桃等果樹的授粉,可大幅度提高坐果率,提升商品率,增加果品的產(chǎn)量,為廣大種植戶增加收入。
實踐證明,蘋果采取自然授粉坐果率是27.3%,壁蜂授粉坐果率可以達到57.1%,坐果率提高了109.2%;桃樹自然坐果率是18.64%,壁蜂授粉坐果率可以達到39.24%,坐果率提高了110.5%;大櫻桃自然坐果率是30.8%,壁蜂授粉坐果率可以達到58.02%,坐果率提高了88.4%;杏樹自然坐果率是9.72%,壁蜂授粉坐果率可以達到21.18%,坐果率提高了117.9%;梨樹自然坐果率是8.1%,壁蜂授粉坐果率可以達到26.2%,坐果率提高了223.4%;溫室油桃自然坐果率是18.0%,壁蜂授粉坐果率可以達到67.5%,坐果率提高了275%。采用壁蜂授粉每畝果園最少增加收益500元。
專家指導:
果樹壁蜂授粉技術
一、果園內種植少量油菜 壁蜂在開花前4-5天釋放,為了防止早出繭壁蜂因周圍無花朵而逃跑,建議在果園里種植少量油菜,每畝果樹種幾十株油菜即可。
二、壁蜂的引進與貯藏 必須在3月份中旬以前引進壁蜂,將蜂繭用紙包好放在冰箱冷藏室里暫時保存。
三、制作巢管 或者用紙管或蘆葦管做壁蜂巢管,長度20厘米左右,內徑0.6-0.8厘米,管子一段要留節(jié),關口要平滑,紙管用廢舊打印紙、書報紙卷成,管壁厚0.1-0.12厘米,管口一端要用黃泥封堵,將制作好的巢管50支一捆備用。
四、釋放壁蜂 在蘋果中心花開放到3%-5%的時候開始放蜂(果樹開花前45天左右釋放壁蜂),壁蜂繭從低溫環(huán)境取出后,要經(jīng)過3-5天(5-12℃)環(huán)境的適應過程,才能陸續(xù)破繭而出。初果期果園放200頭蜂繭,盛果期果園每畝放300頭壁蜂。放蜂方法是:在果園每隔40米放置一個用木箱或舊紙箱制作的簡易巢箱,箱口朝向東南,用塑料布蓋好。按一蜂三管的比例放巢管,將蜂繭放在一個寬扁干凈的小紙盒內,盒四周戳幾個直徑0.7厘米的小洞放在巢管上。放好壁蜂后立即在巢箱前一米范圍內挖一個直徑50厘米左右的土坑,墊上塑料紙后放土倒水做一個小泥坑。壁蜂在巢管內繁殖時需要用濕土封巢管,放蜂期間的唯一管理就是每天向泥坑內倒少量水保持泥坑土壤濕潤,保證壁蜂正常采泥。
五、巢管的回收與保管 果樹謝花后20天左右從田間取回巢管。把壁蜂營巢封口的巢管挑出,放入紗布袋內,掛在通風、干燥、清潔空房內存放即可。次年2月份剝管取繭繼續(xù)使用。
壁蜂主要在蜂巢周圍60米范圍內活動,不會飛得很遠,基本上是自家釋放自家用。一般每畝果園釋放壁蜂200-300頭、大棚果樹釋放壁蜂1000頭左右,每畝果園投資200元左右就可保證果樹足量坐果,且在授粉的同時,壁蜂還能以3-5倍的比例增殖,一次引進壁蜂可長期使用。
(實習記者 李煜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