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13 17:46:25
村民用傳統(tǒng)工藝制作豆腐 記者 張宇明 攝
原標題:秦嶺腳下小村莊 古法豆腐飄香150年
老話說農(nóng)村謀生有三苦,種田、打鐵、磨豆腐。秦嶺腳下的一個小村莊,做豆腐的歷史延續(xù)了150多年,村民至今還保留著制作燒鍋豆腐的老手藝。8月12日下午,沿著子午大道往南,過了香積寺不遠就是葛邵村,走進村子,一股豆香味迎面而來。
葛邵村南依秦嶺終南山,見子河從村邊流過。得益于優(yōu)質(zhì)的地下水源和傳承百年的精湛手藝,葛邵村豆腐憑借“白、嫩、勁、爽、香、甜、純”七大特點而十里相傳。村里也有不少人家靠著做豆腐脫貧致富,過上了紅火的小日子。
葛邵村的村委會主任王輝說,他們村的燒鍋豆腐有150年歷史了,全村175戶,現(xiàn)在還有20多戶在做豆腐,因為沿用古法,不用機械生產(chǎn),大多是家庭小作坊,每天每家生產(chǎn)三四百斤新鮮豆腐。村里人做豆腐全程純手工制作,整個過程有多道工序,要歷時12個小時才能完成。僅是一個緊包的環(huán)節(jié),就要反復三次,以求擠出豆腐中的水分,讓口感更為勁道。
葛邵村豆腐已經(jīng)申報了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做豆腐的農(nóng)家都習慣自己在院子里支鍋起灶。村民孫明輝家每天4點就起床做豆腐,一天的勞作從泡黃豆開始。泡豆的程序在春夏季需要3~4小時,冬天則需要10小時左右。黃豆在經(jīng)過泡發(fā)、研磨、濾渣、燒漿、點漿、緊包后方能制成豆腐。
下午3點多,在鍋邊搖漿的孫明輝早已經(jīng)汗如雨下。他說:“豆腐要做得鮮嫩香醇,濾渣和點漿最為關鍵。”他家的豆腐在濾渣過程中就有五道工序,洗好的黃豆經(jīng)過三遍磨漿后被打成粗漿,之后倒入白色濾布中,手工搖漿20分鐘,濾后的漿水在大火燒開后,經(jīng)過濾布舀至大桶中。反復過濾的豆?jié){保證了豆腐細滑質(zhì)感。
點豆腐是燒鍋豆腐的關鍵,點幾下、攪幾下,都有講究。按比例勾兌好的鹵水邊攪拌邊倒入豆?jié){中,攪拌的次數(shù)和力度會極大地影響豆腐的軟硬和口感。為了保證燒鍋豆腐的細膩口感,傳統(tǒng)的技藝手法不用機械,完全人工,盡管制作工序繁瑣,做豆腐成本也不斷增高,但孫明輝家的豆腐卻一直保持著最原始的口感。
王輝說:“原先這村子里家家都做豆腐,到現(xiàn)在只剩下二十幾家了,年輕人已經(jīng)吃不了這樣的苦了,都不愿意做豆腐了。”葛邵村豆腐雖然有名,但是村民銷售豆腐的方式,還停留在走街串巷的原始階段。村委會計劃以合作社方式,擴大葛邵村豆腐的生產(chǎn)和銷售,讓原汁原味的農(nóng)家豆腐走進大城市、走向大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