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04 09:33:00
建水果群 積攢人氣
“面朝黃土背朝天”是農民的典型寫照,不過,在山東省菏澤市牡丹區(qū)黃堽鎮(zhèn)杜廟村,有個果園主一改普通農民不太時尚的形象,把農業(yè)“玩”得風生水起。
這個果農叫付道爽,36歲。70畝水果供不應求,是怎么做到的?
付道爽種植水果6年,是典型的“果園大叔”,但卻有一顆18歲愛嘗鮮的心。一年前,他參加當地政府舉辦的新型農業(yè)經營主體帶頭人生產技能培訓班,萌發(fā)了換一種方式經營果園的想法。
據付道爽介紹,2014年,他返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回家種葡萄,然而經濟效益一直不是很好。“種植技術沒有問題,主要是愁銷路。”之后兩年多的時間,一到水果采摘季節(jié),他就犯愁。
2016年,黃堽鎮(zhèn)當地政府開始對小型經營主體加大扶持力度,其中一項就是定期邀請專家入村對農戶進行培訓。“那時候見人就加微信,天天在朋友圈做微商,還加入了很多個‘水果群’,了解市場價格、積攢人氣。”借著經常參加各地培訓班學習農業(yè)技術的機會,付道爽添加培訓班同學為好友,擴大影響力。
“之前只有600個好友,經過兩年多經營,已有3600多個。”如今,果園的結算方式也和大城市接軌,微信、支付寶都行。
有了探索“互聯網+農業(yè)”的體驗,付道爽申請注冊了“杜廟綠色生態(tài)采摘園”,不僅建起溫室大棚,還發(fā)展種植了無花果。
直播賣水果 供不應求
2018年3月,黃堽鎮(zhèn)從嘉興請來一位電商行業(yè)的大咖,給當地農民進行了為期兩天的“互聯網+農業(yè)”的培訓。付道爽發(fā)現手機直播可以很好地吸引眼球,而且目前眾多的直播平臺涉及“三農”直播的還很少。“我就琢磨著直播采摘葡萄,教大家種無花果,講講嫁接技術,讓人們隔著屏幕也能體會從事農業(yè)的樂趣。”
就這樣,付道爽開始嘗試在多個網絡平臺上直播?;貞浀谝淮沃辈?他直擺手:“才幾秒鐘,面對鏡頭緊張得一句話都說不出來,呵呵傻樂,不過還是有二三十人看。”
付道爽說,自己直播推出時間不久,但觀看人數多的時候有三四千。最近每天保持兩小時直播,人數還在增加。
“直播能讓客戶直觀了解水果種植管理全過程,增加客戶信任,直播中留有微信和手機號,也是為今后開拓生意積攢客戶。”付道爽的直播效果不錯,今年的水果已供不應求,“網友互動很好玩的,鄭州網友問果園遠不遠,濟南網友問能不能快遞5斤葡萄過去。”(張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