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19 18:04:00
農業(yè)科技報-中國農科新聞網實習記者 吳凡
1月16日早晨,記者來到楊陵區(qū)大寨鄉(xiāng)大寨村王軍黨的大棚前時,看到他正操縱著卷簾機拉起棚上覆蓋的棉被,這是他每天來到自家大棚的一項必備工作。
Δ王軍黨查看自家大棚
“我共承包了四個大棚,是我父親2009年租的,后來一直由我管理,其中三個棚用來種奶油草莓,一個棚種圣女果。現(xiàn)在年關將至,帶著家屬、孩子前來園子里采摘的游客很多,我要做的就是保證草莓和圣女果的品種,打好楊凌的牌子。”拉起覆蓋在大棚上的棉被,王軍黨又不停歇的進到大棚里去給草莓澆水、施肥,忙的不亦樂乎。初升的陽光透過棚膜、透過王軍黨的指縫在鮮紅的草莓和圣女果表面流連,整個棚內都生動了起來。
雖然現(xiàn)在手底下的工作有條不紊,但談起最初創(chuàng)業(yè)的艱辛,王軍黨還是記憶猶新。“咱是個地地道道的農民,起初承包大棚的時候心里沒有概念,人家種啥我種啥,賠了不少錢。2014年的時候,我考察了一下周圍市場,發(fā)現(xiàn)種植奶油草莓的人很少,就突發(fā)奇想引進了一些草莓苗,現(xiàn)在種的還不錯。”
Δ王軍黨種植的草莓
據(jù)了解,自12月10號草莓園開園以來,王軍黨草莓采摘園的游客絡繹不絕。“雖然今年受氣候影響,草莓的產量有所下降,但我種的張姬和紅顏兩個奶油草莓品種口感絕對沒得說。”提起自己的草莓園里果子的口感和品質,王軍黨很有信心。
Δ王軍黨種植的圣女果
但酒香也怕巷子深,種的好也要賣得好,因此,如何擴大市場、做出品牌成為王軍黨頭疼的難題。
前來采摘草莓的西安游客毛建成告訴記者,現(xiàn)在的孩子大多數(shù)都是在城市里長大,不知道植物如何在地里生長,因此平時放假他都會帶著家人和孩子去實地參觀學習,培養(yǎng)孩子的興趣愛好。但心里想的是一方面,實際操作起來又是一方面,如何挑選研學的地方,成了他頭疼的事情。“后來有人介紹楊凌是農科城,我就想著這里肯定有先進的種植方式和農業(yè)理念,于是就決定帶孩子來這里學習。”
Δ游客在草莓園里采摘
王軍黨也提到,最初種植草莓的時候名聲沒有打出去,基本上是在做賠本買賣,再加上沒有系統(tǒng)學習過,對網上賣貨方式不精通,更是流失了一個大渠道。“但人不能氣餒,今年有機會的話,我一定要借助咱們楊凌的政策優(yōu)勢和科技優(yōu)勢去讀個農民大學,學一學當前流行的電商技術,將來咱也走網絡渠道賣貨。”
有恒心、有毅力,近50歲的王軍黨依舊保持著學無止境的心態(tài),在創(chuàng)業(yè)致富的道路上披荊斬棘,一路向前。
編輯:任 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