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02 18:02:00
農業(yè)科技報-中國農科新聞網記者 郭媛媛
@所有農業(yè)人:越是面對風險挑戰(zhàn),越要穩(wěn)住農業(yè),越要確保糧食和重要副食品安全。
草木蔓發(fā),春山可望,農時不等人!為幫助農民朋友排憂解難,破解各類農用物資供應企業(yè)信息不對稱等問題,讓農技指導實現“不見面、全天候、跨時空”的高效服務,達到專家、企業(yè)、農民的無障礙溝通互動。近期,由農業(yè)科技報社牽頭發(fā)起,在全國范圍內征集助力“三農”事業(yè)發(fā)展的各類農用物資企業(yè)和社會化服務組織,整合全國農用物資供應信息資源,集中編輯出版《農用物資服務指南精編》,及時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不利影響,打通農資供應、農機作業(yè)、農民下田等堵點,“一站式”幫助農民朋友真正解決農業(yè)生產中遇到的諸多難題,并為放心農資提供公平公正、高質高效的展示與交易平臺。
日前,記者深入田間地頭,蹲點采訪,并走進農資企業(yè),面對面交流,讓我們聆聽他們對《農用物資服務指南精編》的出版各有怎樣的期待……
“我愿意毫無保留地分享火龍果管理技術!”
“光聽書名就是給農民排憂解難的”
2月25日,記者一行人來到了陜西省楊凌示范區(qū)農業(yè)智慧谷,楊凌青皮她園火龍果示范基地——君萊家庭農場負責人王艷剛正在和工人們一道給火龍果測溫通風。“受疫情影響,貨運走不了,損失了70多萬元。”王艷告訴記者,“年前火龍果苗子特別暢銷,春季是栽種的最佳時節(jié),每月平均能出貨10萬株左右,每周都發(fā),7米長的半掛車一出就是好幾車。今天剛接了一個8萬株的單子。”說到這里,她拿出手機,翻出聊天記錄給記者看,她開心地笑出了聲。
記者了解到,2019年,王艷的火龍果基地現有設施大棚12個,占地160畝,品種齊全,同時試種了百香果、釋迦、木瓜、蓮霧、蜜玄龍、楊桃等18種熱帶水果。“我們未來將以火龍果為主,輔以經濟價值高、適合北方人口感的南方水果,帶動本地人創(chuàng)收致富。今年準備幫助田東村和白龍村栽種70多畝火龍果,已經栽好桿,只等栽苗了。”王艷說。
“很有必要!我愿意毫無保留地分享火龍果管理技術!”聽說農業(yè)科技報社要出一本《農用物資服務指南精編》的書,王艷表示將大力支持。她向記者介紹,自己經常自費全國各地跑,把技術服務送到客戶地頭,基地每年接待外地觀摩學習不下6000人次,受疫情影響,現在這些工作暫時都停了。“光聽書名就知道是給農民排憂解難的,農業(yè)科技報社作為全國專業(yè)涉農媒體,就要發(fā)揮綜合服務優(yōu)勢,為咱農民減輕疫情的影響和損失!”
“雞要賣,苗要賣,肥要買,期待這本書打造好平臺!”
“1000只散養(yǎng)公雞等著賣,300萬棵葡萄苗等著賣,葡萄萌芽期所需的2000噸生物有機肥還沒買到,你說我咋能睡著?”邁入農歷新年33天了,陜西省楊凌示范區(qū)楊陵區(qū)揉谷鎮(zhèn)新集村黨委書記陳增科的煩心事像塊大石頭一樣壓在他胸口,從大年初一至今,他沒睡過一個好覺。
作為全國專業(yè)涉農媒體,為了在疫情期間積極發(fā)揮綜合服務優(yōu)勢,及時減輕農民受到的影響和損失,2月25日下午,記者一行人來到新集村,了解疫情期間農業(yè)生產遇到的阻礙,正好聽到了陳增科的心聲。
這個村的“大當家”倍感“亞歷山大”
記者了解到,新集村是陜西省鄉(xiāng)村旅游示范村,有“楊凌吐魯番”“葡萄小鎮(zhèn)”美譽,每年舉辦“葡萄采摘節(jié)”,葡萄種植面積達到2207畝,年均產量660萬噸,年產值達到8000多萬元。陳增科既是新集村黨委書記,也是楊凌葡鑫生態(tài)農業(yè)公司負責人,管了村民的生活安全,還要管地里的春耕春播,他肩上的擔子一點也不輕。
“本來,合作社去年10月份的這1000只散養(yǎng)公雞是準備春節(jié)期間供應市場的,現在多消耗了一個月時間和飼料,一只公雞現在長到了七八斤,飛都飛不起來了。”來到雞場,陳增科向記者介紹。“你看,我們的公雞都是散養(yǎng)的,地里的草和蟲都被吃光了,計劃今年秋季葡萄采摘后再多養(yǎng)一些。”
走出雞場,陳增科指著一望無邊的葡萄地對記者說:“我們還有300萬棵葡萄苗子待售。往年春節(jié)一過,四川、湖北、河北、山東、河南、甘肅等地的客商一波接一波來采購,快遞天天發(fā)。今年受疫情影響,人進不來,苗出不去。葡萄眼看到了萌芽期,我們還需要購買2000噸生物有機肥。農戶已經把地都翻好了,只等肥料來。”他皺著眉頭,一籌莫展。
精編本為農戶送去“及時雨”
“這個書太及時了!希望盡快把買賣雙方聯通起來,把我們優(yōu)質的葡萄苗和公雞賣出去,把別人優(yōu)質的有機肥買進來!春播不等人,你們趕緊幫我把買賣信息發(fā)出去!”陳增科得知農業(yè)科技報社近期將在全國范圍內征集助力“三農”事業(yè)發(fā)展的各類農用物資企業(yè)和社會化服務組織,還將集中編輯出版《農用物資服務指南精編》,他一下子高興起來,“這才是真正幫助農民解決農業(yè)生產中的難題呢!”
“雞要賣,苗要賣,肥要買,期待這本書打造好平臺!希望通過《農用物資服務指南精編》,架起服務農村生產、農業(yè)發(fā)展的橋梁!”陳增科最后說出了他的建議。
除了這些,記者一行人還走訪了陜西省楊凌示范區(qū)楊凌綠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陜西省榆林市綏德縣中角鎮(zhèn)馬家川村,了解疫情期間他們的生產活動進行的如何,遇到了哪些阻礙?采訪中,大家都認為《農用物資服務指南精編》很接地氣,他們紛紛表示對這本書的出版充滿了期待。
編輯:任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