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17 10:02:27
周建(左)在研究扎制工藝改進。
一個普普通通的農家娃,經過35年的磨礪,獲得了“巴渝工匠”的美譽。他就是重慶銅梁區(qū)太平場鎮(zhèn)坪漆村的農民周建。
春末夏初,筆者走進重慶銅梁新藝龍燈制品彩扎廠,見到了目前銅梁唯一獲得重慶市“巴渝工匠”稱號的龍燈彩扎工藝大師周建。屋前點麻,屋后生竹,績麻成繩做龍筋,劈竹成篾架龍骨——彩扎廠里,一派忙碌。
各種各樣的彩龍和龍燈產品栩栩如生,生動展現(xiàn)著銅梁龍燈的技法特色。周建手上的活計不停,笑盈盈道:“這批荷花龍具是湖南一家客戶訂制的,我們正在抓緊扎制,肯定能保質保量按時交貨!”
少而有成,承傳祖業(yè)
周建生于扎龍世家,爺爺周均安是銅梁著名的三大扎龍流派之一的領軍人物,父親周生超也是有名的扎龍高手。
“打小時候起,看到一塊塊竹片、一張張紙料經過爺爺和父親的巧手,變成了一盞盞造型各異的龍燈,一只只生動可愛的雞貓豬狗,一顆顆精美逼真的瓜果蔬菜,感到非常神奇。”
耳濡目染加上勤奮愛學,周建的扎龍技藝飛速成長。1988年,時年僅16歲的周建就參加了全國首屆龍獅錦標大賽。“當時,我的任務是負責彩龍的組裝和破損修補。在這次大賽上,銅梁龍奪得了唯一的一等獎。”
不過,興奮之余,周建也看到了銅梁彩龍的優(yōu)勢和存在的短板:龍頭過大,龍身過重,玩舞起來頗感吃力。
時代變幻,扎龍也要應時而飛。于是,周建開始嘗試對龍具造型和色彩進行改進。
潛心鉆研,求新求變
改進從何處入手?周建一方面虛心向專家問計,一方面觀摩各地龍燈產品,從造型、色彩、工藝等方面潛心鉆研。
很快,周建找到了“病灶”:原本銅梁龍產品的主要材料是厚實的竹篾,所以重量較大。傳統(tǒng)的50米彩龍僅龍頭就有4公斤,龍身更是重達25公斤,玩舞難度不可小覷。
經過反復摸索,周建開始將竹篾與細鋼絲等輕質材料復合使用,不但把50米龍具的總重量降到了15公斤,還增強了立體感,讓銅梁龍的造型更加飽滿,更富有張力。與此同時,周建用綢布替代牛皮紙,增加了龍身的韌性和耐用性;用反光材料代替廣告顏料,避免了顏色脫色,增加了反復使用的次數(shù)。盡管推進了一連串的材料創(chuàng)新,周建并沒有忘記發(fā)揚銅梁龍燈彩扎工藝的精髓。他堅持人工彩繪,保持圓潤生動的層次感;他選用金箔作鱗片,讓龍身閃閃發(fā)亮、光彩照人。
最令周建自豪的是,他把川劇“變臉”技藝和五彩煙花融入了龍體之中,讓舞動中的銅梁龍更加炫彩、更有時代感。“這兩項工藝,單研發(fā)的時間就有5年之久,實驗的次數(shù)不下幾千次。”談及摸索的過程,周建記憶猶新。
如今,不斷創(chuàng)新的銅梁龍造型生動,線條流暢,既輕盈美觀又不懼日曬雨淋,深受各國收藏家的青睞。
初心不改,奉獻鄉(xiāng)梓
周建出生于太平鎮(zhèn)的坪漆村。這個地處夾皮溝的小山村,曾經是重慶市級貧困村之一。盡己所能幫助父老鄉(xiāng)親增收致富,一直是周建的心愿。
2018年10月,銅梁區(qū)文化和旅游部門與太平鎮(zhèn)黨委和政府采取“公司+彩扎專業(yè)合作社+農戶”的經營模式,在坪漆村建立了龍燈彩扎基地。
以此為契機,周建找到了實現(xiàn)心愿的方法。村里多次舉辦龍燈彩扎工藝培訓班,由周建本人或其他專業(yè)彩扎師傅向村民傳授龍燈彩扎知識,講解骨架制作、綢布裁剪、裱糊、彩繪等關鍵技術,參與培訓的貧困戶、低保戶有60余人,最終鍛煉出了十多個彩扎技術骨干。
坪漆村村民趙吉碧只要有空,就會到村里的彩扎基地,和村民們一起扎制各種規(guī)格的燈籠。“做一個兩元錢,一天可以做七八十個,個把月都掙了四千來元。”趙吉碧說,“既可以到彩扎基地和大家一起做,也可以把材料帶回家做,在家門口就把錢掙了!”趙武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