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20 15:32:00
1、西瓜高產的主要因素
西瓜高產的主要因素是密度較大、坐瓜率高、瓜個大。
1密度較大。生產實踐證明,西瓜種植密度越大,坐瓜率越低。因此,為了保持一定的坐瓜率,密度不可過大。掌握的原則是:在不致引起徒長和空秧或化瓜的前提下,盡量增加密度。雖然由于密度的增加,會使平均單瓜重量減小,但是研究證明,產量與平均單瓜重之間沒有密切的關系,有的年份平均單瓜重雖大,但產量增加并不多相關系數為0.1~0.4;有的年份平均單瓜重雖大,但產量反而減少相關系數為-0.5~-0.83。這說明高產的首要因素是增加瓜數,其次是提高單瓜重量。因此,當稀植或缺苗時而減產的部分,用增加單瓜重量的辦法是不能彌補的。
2坐瓜率高。生產實踐證明,西瓜在一定的密度條件下,單位面積產量與采收瓜個數成正比,而采收瓜個數與坐瓜率也成正比。這就是說,在密度固定的條件下,坐瓜率越高,收瓜個數越多;在平均單瓜重基本固定的條件下,收瓜個數越多,單位面積產量就越高。提高坐瓜率的主要辦法是人工輔助授粉、合理施肥和澆水。
3瓜個大。西瓜果實的發(fā)育狀況是產量高低的關鍵因素。瓜的發(fā)育狀況最初應看子房的大小及瓜把的粗細和長短。通常認為,開花時子房大,瓜把粗而長的,瓜的發(fā)育快,最終瓜個也大。開花時子房小而圓,瓜把細而短的,瓜的發(fā)育慢,最終瓜個也小。
在同一栽培條件下,成熟瓜的大小之差,可以從開花后5天時幼瓜的橫徑和12天時幼瓜的縱橫徑方面看出明顯的差別。凡表現高產的西瓜,在開花后5天幼瓜即迅速發(fā)育,膨大較快,5~20天期間瓜的橫徑平均每天增長量都很大,一般為1.16~1.21厘米。在生產實踐中,為了獲得高產,當開花后5天即開始加大肥、水供應量,到花后12天,在短短的1周期間,可追肥1~2次,澆水2~3次。
2、西瓜生產的關鍵技術
各地生產經驗證明,要獲得西瓜高產,單純采用某項技術措施往往效果不夠理想,而采用綜合栽培措施增產效果最佳。在綜合栽培措施中應著重掌握以下幾項技術關鍵:
1精選良種。一是要盡量選擇當前國內外推廣的綜合經濟性狀優(yōu)良又適合本地栽培的品種;二是要注意種子質量,特別是純度、發(fā)芽率等。對品種成熟性方面,不能只注意全生育期,尤其應注意各生育時期的長短;對產量的評價應注意早期產量、商品產量、坐瓜率及平均單瓜重等;對品質方面,不僅要注意果實含糖量,還要注意到含糖梯度、瓤質、風味和瓜皮厚度等;對抗病性則要特別注意抵抗炭疽病、枯萎病、病毒病能力的強弱。根據上述要求林地宜選用8424、特大新紅寶、西農8號等。
2及早培育壯苗。早育苗是西瓜早熟高產的基礎。營養(yǎng)缽育苗,費工不大,節(jié)省種子,提早播種,集中育苗,易于管理,可培育壯苗,定植時又能按大小苗分別定植,使瓜苗生長平衡,長勢一致。幾年來,大面積栽培堅持營養(yǎng)缽育苗的都做到了壯苗早發(fā),平衡增產,因而提高了總產。因此認為,營養(yǎng)缽育苗是西瓜早熟高產的主要措施之一。
3覆蓋栽培。因地制宜地選擇地膜、拱棚或雙膜覆蓋栽培西瓜,具有提高土壤溫度,減少土壤水分蒸發(fā),保持土壤表面疏松,增進土壤微生物活動,改善土壤營養(yǎng)條件,防止肥料流失和促進瓜苗生長發(fā)育等作用,能夠確保苗全、苗壯,從而使西瓜達到早熟、高產。目前各地凡采用地膜覆蓋栽培的增產效果都很明顯,而且覆蓋方法簡便,成本不高。為了防止西瓜早衰,便于抽蔓期追肥,鋪膜時可于植株的內側鋪30厘米,植株的外側鋪70厘米。這樣,日后施追肥時就不必破膜或揭膜了。覆蓋的方法,可先栽植營養(yǎng)缽苗,然后在苗的兩側施復合肥,以供苗期生長之用。施肥后再開始鋪膜,一邊覆蓋地膜,一邊開口將瓜苗扶出膜面,并用土將開口處封嚴壓牢,以利提高溫度和防止冷風吹入而影響根系生長。雙覆蓋就是在地膜上再覆蓋一層小拱棚以防霜凍,可以在清明前定植,而且定植后生長迅速,拱棚可于立夏后拆掉。
4適當密植。西瓜產量的構成因素是單位面積株數、單株結果數和平均單瓜重量。在一定限度內,產量可隨著株數的增加而提高。因為栽植密度與品種、整枝方式、肥水用量、栽培方式及土質條件等有關,所以目前無法具體規(guī)定最適密度。這里只能概括地提一下各類品種的密度范圍,如早熟品種、雙蔓式整枝,每公頃12000株左右;中熟品種、雙蔓式整枝,每公頃10500株左右;晚熟品種、雙蔓式整枝,每公頃7500株左右較為適宜。
5合理整枝。對于西瓜的整枝,經過調查研究認為,整枝是人為地調節(jié)植株生長勢,控制葉面積,從而使營養(yǎng)生長和生殖生長協調進行的有效措施。整枝與栽植密度有直接關系,通過整枝去掉一些不必要的部分,使養(yǎng)分集中供應所保留的部分,因而不但植株不會被削弱,還可以使植株生長健壯,通風透光良好,促進早熟、優(yōu)質、高產。因此,主張生長勢和分枝力都強的品種,以雙蔓式整枝為宜;生長勢或分枝力其中之一強的品種,以三蔓式整枝為宜。值得特別提出的是,整枝應及時進行,如果等到應整掉的部分長大以后再行剪除,則不僅消耗了大量營養(yǎng),更主要的是由于其存在而影響了其他部位的正常生長。
6科學施用肥水。西瓜需肥量較大,特別喜歡有機肥料和復合肥料。露地栽培與覆蓋栽培、旱瓜栽培與水瓜栽培,在肥水施用方面有很大不同。在施肥方面,應改變傳統的多次追肥的露地栽培。施肥法上應減少追肥,增加基肥。由于各地土壤肥力和施肥水平不同,也可按當地每公頃總施肥量參照以下施用比例確定每次的用肥量。據多年試驗,以基肥占總施肥量的60%~70%,追肥占總施肥量的30%~40%產量最高。
在澆水方面,根據天氣、土質、土壤含水量及瓜苗需水情況確定是否澆水和澆水量大小。一般應掌握:水瓜生態(tài)型品種、特大新紅寶、西農8號等,坐瓜前澆水量小,澆水次數少,退毛后加大澆水量和增加澆水次數,每隔3~5天澆一次水,直至西瓜成熟前5~7天停止?jié)菜?/p>
7其他措施。留瓜節(jié)位、人工授粉、病蟲害防治和適時采收等與西瓜早熟、優(yōu)質、高產也都有密切關系。
(六安市金安區(qū)椿樹鎮(zhèn)農綜站姚家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