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11 09:43:29 李曉春
2020年10月19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動物科技學院雷初朝教授團隊與中科院昆明動物所、蘭州大學、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等多家單位合作,在美國科學院院刊PNAS發(fā)表題為“Ancient genomes reveal tropical bovid species in the Tibetan Plateau contributed to the prevalence of hunting game until the late Neolithic(古DNA揭示熱帶牛科動物對狩獵活動在青藏高原東北部盛行至新石器時代晚期起到促進作用)”的論文,這是國內外首次對青藏高原牛科動物古DNA全基因組開展測序分析,研究成果將印度野牛歷史分布北界從此前的北緯29°擴展至北緯34°。
中國境內牛科動物的遺傳多樣性和起源進化研究一直是國際學術界關注的前沿和熱點科學問題。雷初朝教授團隊研究結果顯示,全世界家牛至少可以分為5個明顯不同的祖先類群,中國地方黃牛品種來源于其中的3個血統,其中中國瘤牛擁有極高的遺傳多樣性,近緣牛種的滲入是中國地方黃牛遺傳多樣性的主要貢獻源頭,相關成果發(fā)表在2018年的Nature Communications上。但由于缺少古DNA證據,這些近緣牛種在中國的史前分布及對地方黃牛的影響尚不清楚。該研究通過對甘肅岷縣山那樹扎遺址(北緯34°,海拔約2300米,年代約距今5200年前)出土的10個大型牛科動物骨骼的全基因組序列進行古DNA分析,發(fā)現其屬于印度野牛分支。印度野牛屬于熱帶—亞熱帶動物,目前僅分布在北緯29°以南,在中國境內分布在云南省。
該研究對2個犀科動物骨骼的線粒體DNA分析研究顯示,其為熱帶動物蘇門答臘犀牛的遺存。通過與古氣候和考古研究成果對比,表明5200年前較高的夏季溫度可能促使印度野牛等熱帶動物向北遷徙至青藏高原東北部,表明印度野牛在中國境內的史前分布范圍更廣,同時為先民提供了豐富的狩獵資源,促使新石器晚期青藏高原東北部成為東亞地區(qū)最后的狩獵場所之一。
此后,氣候冷干趨勢和人類活動的疊加作用導致印度野牛等熱帶動物在青藏高原東北部消失,家養(yǎng)牦牛和黃牛逐漸成為重要的動物資源。該研究表明除了爪哇牛外,印度野牛對中國瘤牛的影響也不能忽視。
該研究有利于厘清中國境內近緣牛種的史前分布,為進一步解析近緣牛種對中國地方黃牛的基因滲入等后續(xù)研究提供了重要素材,同時對解析中國地方黃牛的復雜遺傳背景和品種形成提供了重要線索。
該研究是遺傳學(古DNA)、考古學和地理學等多學科交叉合作的成功嘗試,對認識中晚全新世動物地理格局、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的相互關聯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雷初朝教授團隊成員陳寧博副教授、蘭州大學歷史文化學院任樂樂博士、蘭州大學資源環(huán)境學院碩士生杜琳垚和雷初朝教授的博士生侯佳雯為共同第一作者,雷初朝教授為作者之一。中科院昆明動物所宿兵研究員、蘭州大學資源環(huán)境學院董廣輝教授和中科院昆明動物所張曉明副研究員為共同通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