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18 10:21:00
作者 胡潤田 劉玲玲
"農機,農機出事故了……"時不時我們會緊張地聽到這樣的消息,每到這時,心里往往發(fā)怵:一起農機事故,輕者車輛受損,重者一個家庭瞬間失去了頂梁柱。
農機事故,留給家庭的永遠是悲痛!是傷心!是殘缺!
一個問題很快出現在腦海里:有沒有辦法建立安全措施,給予農機手安全保障,讓農機盡量減少、減輕事故,給更多的家庭帶來幸福和溫暖?
答案是肯定的。陜西省農機安全協會組織的"農機手安全作業(yè)勞動大競賽"活動,開展的農機互助保險,如春風拂面,給全省2萬多農機手筑起了一道牢固的安全防線。
金秋時節(jié),在八百里秦川,從位于黃河之濱的渭南市澄城縣,到西陲的"鳳鳴岐山"地,記者走訪了在田間辛勤耕作的農機手,了解他們的生活,傾聽他們的心聲,看到了蕩漾在他們臉上的開心的微笑,體會到了參加"勞動競賽"給他們帶來的幸福和快樂……
種地寫文章,新媒體時代的農機手
9月是金黃的季節(jié),也是豐收的季節(jié)。10日上午,記者來到位于黃河之濱、華山腳下,素有"天秦通衢"之稱的大荔縣。這里現代農業(yè)發(fā)展快速,城鄉(xiāng)美麗。
或許,在大多數人的腦海里,農機手就是目不識丁,除了干體力活就不會其他的了,但在陜西省農機安全協會的組織下,農機手不但能"武",也更能"文"。
在大荔縣農機監(jiān)理站,站長楊林說,和以前不同的是,農機手參加農機手安全作業(yè)勞動大競賽,既增強了安全意識,又提升了基本技能和素質,還豐富了農機手的業(yè)余文化生活。大家一邊種地,一邊還寫著文章,在陜西省農機安全協會的APP發(fā)表,當文章被大家閱讀時,感覺很自豪,又有榮譽感。協會提供的服務對農機手來說是一個很好的綜合平臺,能給大家提供勞動服務信息,特別是"三夏"、"三秋"時節(jié),農機手們利用微信工作群及時發(fā)布各地對農機作業(yè)的需求,互通有無,讓大家不亂跑,節(jié)約時間,增加了農機手和農機管理監(jiān)理部門的魚水情,更體現機構改革后的農機部門由管理變成服務的特點?;顒又羞€給農機手配發(fā)優(yōu)惠的供油卡,農機手在增加勞動收入的同時還能降低成本。
讓楊林站長深有感觸的是,農機手信參加安全作業(yè)勞動大競賽,這兩年的事故率明顯降低了,陜西省農機安全協會微信公眾號上發(fā)布的案例分析,對大家很有教育和幫助作用,2019年的事故率比以前少了一半,給群眾帶來的明顯的變化是因事故返貧的家庭少多了,因為事故和疾病是導致家庭貧困的兩大因素。
大荔縣共有農機手9000多名,其中有1000多人一年四季在外作業(yè),到年底回家時收入達10多萬元。參加勞動競賽農機跨區(qū)作業(yè),讓大荔縣群眾蓋起的新房,買了小汽車,過上了小康生活。韋林鎮(zhèn)、趙渡鎮(zhèn)等地,以前經濟落后,群眾收入低,農機手參加安全作業(yè)勞動大競賽活動后,外出作業(yè)時間延長了,作業(yè)量增加了,收入也增加了,每年12月份、元月份都在外省作業(yè)。以前農機手一到11月份就早早回家了,因為沒有作業(yè)信息,他們在外也找不到作業(yè)場地。
嚴曉峰是大荔縣韋林鎮(zhèn)望仙村人,從2008年就開始從事農機掙了錢,現在家里有兩臺1604馬力的拖拉機。他經常在大荔附近勞動作業(yè),都作業(yè)較大的地塊,一年純收入20多萬元,主要的勞動信息是通過安全作業(yè)勞動大競賽活動得到的。他說,望仙村共有1600多人,大型拖拉機就有10多臺,小型拖拉機有30多臺,收割機近10臺,全村約有200人從事農機作業(yè),參加勞動競賽活動讓大家都受益了!
張永生的農機人生
9月10日下午,從大荔縣出發(fā)到澄城縣,渭北旱塬公路兩側的玉米地已成熟,在陽光下遠遠看去金燦燦一片。
離開公路,順著田間小路,來到韋莊鎮(zhèn)西白村的玉米地里,遠遠有收割機機器聲隆隆作響,只見一臺紅白相間的玉米收割機正在田間穿梭作業(yè),看到有人打招呼,收割機嘎然停下,從駕駛室走來一位50多歲的農機手,穿著一件白色的短袖,微笑著走過來,黝黑的臉上掛著汗珠,在下午的太陽里熠熠發(fā)輝。
談起農機,這位老農機手的話匣子打開了。他叫張永生,今年57歲,是澄城縣韋莊鎮(zhèn)西白村人,35歲就開始干農機了,已干了20多年了。他說,今天駕駛的是他的第三臺收割機,以前都開過兩臺機子了。2003年,他就開著收割機到甘肅、河北、寧夏等幾個省作業(yè)賺錢,也算是第一代走去闖天下的農機人吧!
張永生說:"2014年我就參加了陜西省農機安全協會的農機互助保險,從此干活時心里踏實多了,不管到那里去都是放心的。2018年我駕駛的收割機不小心被樹枝掛破了玻璃,400元的維修費用互助保險全部理賠了。"
張永生給還細細算了一筆賬。他說,他駕駛的收割機一年作業(yè)收割小麥和玉米兩個季度,純收入在8萬左右。他村里有2000多人,收割機有6臺,旋耕機有6臺,收割玉米每畝50元,一天能作業(yè)40多畝地,每畝地的油的成本是10元,當天的收入在1500元以上,而且參加勞動競賽洗活還有油卡補助,每升可節(jié)約0.6元。
來到南白村,農機手崔小紅正在收割果園里套種的玉米,他嫻熟的駕駛技術讓玉米地收割得干干凈凈。他說:"我干農機13年了,對農機手來說,勞動競賽和互助保險非常好!可以說我們有了自己的'家',我2013年就參加互助保險了,平常有事故,只要一打電話,互助保險理賠人員就能很快過來,每一條說得很清楚很明白。就在今年8月10日,我出外作業(yè)時不小心掛倒了電線桿,給人家賠償1.2萬元損失費,互助保險給我補了2000元的第三責任險。"言談中,崔小紅非常滿意。
農機手安全作業(yè)勞動大競賽活動給農機手帶來的實惠和好處,也是有目共睹的。
澄城縣農機安全監(jiān)理站站長韓高超介紹說,全縣共有農機1萬多臺,農機手安全作業(yè)勞動大競賽活動對農機手來說是一件大好事,從這幾年的實際效果來看,對農機安全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有些農機手出了事故,個人無力承擔昂貴的費用,家里多年的積蓄化為烏有。剛開始有些農機手對互助保險不理解,也不明白,現在大家都認可了,很自愿地去購買。勞動競賽活動將大家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了,外出作業(yè)接觸面廣,信息多,收入也就高了,現在大家都能通過手機客戶端口來辦理,方便多了。
跨區(qū)作業(yè):車轔轔,馬嘯嘯
"車轔轔,馬嘯嘯,行人弓箭各在腰,耶郞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咸陽橋。"用詩圣杜甫《兵車行》描寫的場景來形容渭南發(fā)車臺秋季收割機外出作業(yè)時的情景最恰當不過了!
9月11日上午,當筆者一行來到渭南市臨渭區(qū)故市鎮(zhèn)春光村發(fā)車臺時,眼前車水馬龍的場景,讓人震撼!
如不是親眼目睹,也許很難相信,在渭南就有這么多的農機手走出陜西,到全國各地跨區(qū)收割作業(yè);如不是身臨其境,也許很難體會"三秋"時節(jié)收割的緊張與繁忙。
發(fā)車場院里依次停放著10多輛收割機,路邊還有幾臺正在等待的收割機。將車臺前,停著一臺10多米的大板車,一位婦女正在指揮著收割機通過將車臺開上板車,"走,走,停, 走,好!"簡潔急促的口令,指揮著龐然大物的收割機慢悠悠地停在板車了。大板車司機和農機手一起,在確認位置沒有問題后開始用繩纜固定收割機,絲毫不敢馬虎。
原來這些將上大板車的收割機,將要到河南收割玉米去了。農機手劉繼明、李玲利夫婦說:"我們準備去河南省南陽市內鄉(xiāng)縣收割秋季玉米,今年夏季去甘肅收割小麥了,已有純收入6萬多元了!預計這次外出還能掙幾萬元吧!我們辦理了陜西省農機安全協會的農機互助保險,感覺很好,因為服務又快捷又周到,是我們外出作業(yè)的保障。"
正在準備裝車的朱小軍是臨渭區(qū)官路鎮(zhèn)陳家寨人,已干農機20多年了,他去過河南、河北、山東、陜西、寧夏、內蒙等作業(yè),一年作業(yè)時間在8個月左右,一個農機手一年的純收入約在8萬元,他共有兩臺收割機,一臺小麥收,一臺玉米收,兩臺農機,年凈收入在16萬元以上。他說,已參加互助保險三年了,理賠快,是農機手的好幫手。
在一臺收割機前,一位干練的小伙子引起了我們的注意,修長的身材,黑短袖黑褲子,正在仔細檢查已裝到板車上的收割機,如不是他自我介紹,想著還是一位在讀大學生哩!他叫季飛牛,24歲,干農機已有三年了,這次發(fā)車也是去河南收割玉米。對于跨區(qū)作業(yè),他已輕松自如了。
故市鎮(zhèn)春光村農機信息服務部負責人劉新民告訴記者,從8月底就開始發(fā)秋季收割外出作業(yè)的車,每天要發(fā)十三四臺車,半個月時間發(fā)了近100臺收割機了。
在順洋貨運部里,負責人穆效敏一邊接著電話,一邊在本上飛快一記錄著供求信息,她說,今年已發(fā)往甘武威、寧夏、河南等的收割機有150多臺,最近幾天每天要發(fā)30多臺車。
在渭南市瑞峰農機專業(yè)合作社,理事長卜水峰介紹說,合作社有一項重要的職能就是給農機手辦理互助保險,組織大家參加勞動競賽。
在渭南,我們看到了即將出外作業(yè)的農機手們;看到了農機手夫婦拿著行囊,備著生活用品的忙碌的身影;看到了一起出發(fā)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正是農機手安全作業(yè)勞動大競賽活動給予了他們信心和力量;正是農機互助安全保險,給他們筑起了一道堅固的安全防線。
鎖啦吹出了大舞臺
9月11日下午,跨過渭河,來到渭北高陵區(qū)鎬哲農機專業(yè)合作社,見到了80后理事長張珂。
在這里,讓我們更改變了對農機手們的認識:他們還運用新媒體開直播吹鎖啦,而且吸引了不少粉絲,粉絲還幫助聯系作業(yè)信息,別樣的生活和工作,讓農機手們的人生豐富多彩!
張珂說,合作社在經營的同時幫助農機手辦理農機補貼,聯系信息,開展互助保險業(yè)務,組織參加農機手安全作業(yè)勞動大競賽。
今年夏天,一位農機手外出到寧夏作業(yè),發(fā)現自己沒有辦理互助保險,打電話給他要求辦理,他很快就給辦好了,讓農機手在外放心作業(yè)。因為作業(yè)信息量大,農機手干得活多,一般收玉米一季的收入都在15萬元左右。參加勞動競賽的農機手,最遠的走出了國門,到緬甸去作業(yè)。
在張珂看來,勞動競賽就是一個大學校,互助保險對農機手是一道安全保障,也是因為陜西省農機安全協會給大家提供了一個發(fā)揮技能的平臺,勞動競賽鼓勵大家外出掙錢。有的農機手在勞動的空隙一展自己的文藝才能;有的參加征文活動將自己的勞動用文字、圖片和視頻的方式記錄下來;有的直播吹鎖啦,給大家?guī)砹藷o窮的樂趣。農機手獲得表揚后還有獎勵和獎品,同時舉行的盛大的頒獎會上讓農機手能結識更多的人,交流中增長的見識。
鎬哲農機專業(yè)合作社在高陵區(qū)以及陜西全省都是響當當有名的,共有108位社員,收割機160多臺,拖拉機20多臺,托管土地2000多畝。
采訪中,意氣風發(fā)的張珂,描繪著美好的未來。機械化,將人繁重的體力勞動從土地上解脫出來;土地托管,解決了農村種地難的問題;參加勞動競賽,不但讓農機手有了安全保障,還有豐富的文化生活。其實,這是新型職業(yè)農民的形象,也是有理想有夢想的現代農業(yè)人的真實寫照。農業(yè)的根本出路在全程機械化,張珂用實際行動詮釋著這一理念。
農機文化在咸陽閃光
人類社會的進步史,也是農耕文化的發(fā)展史。三秦大地,農機文化底蘊深厚,7000年前,最早的農機具耬耙就出現了,西漢時期又發(fā)明了鏤車,一天可以播種100多畝地,比歐洲要早1700多年。三國時期又發(fā)明了水車,是人類在發(fā)明水泵之前最先進的農機具,唐朝又發(fā)明了圓曲犁。先秦兩漢和盛唐時期的每一次發(fā)明,都在促進著中國農耕水平的提升,推動著農耕文化的發(fā)展。而這些,就在八百里秦川,就在關中平原。
古都咸陽,位于關中平原中部,如今已是一座現代化城市,是一個農業(yè)大市,全市132個農機專業(yè)合作社,12444名農機手,顯然也是一個農機大市。
咸陽市農業(yè)機械管理局副主任王彥明接受記者采訪時說:"農機手安全作業(yè)勞動大競賽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活動,農機手通過參加,強化了安全意識,又學習了安全知識,增強了抵御風險的能力,也就是把安全意識將在胸中,把安全制度融進血液,把安全責任裝進瞳仁,把安全措施落在手上。"
農機手安全作業(yè)勞動大競賽帶給咸陽市農機手們變化是,大家想方設法提高技能,時刻想著操作技術要比別人高,作業(yè)質量要比別人好。王彥明說,這也是社會公益性活動,農機手們走到那里就將安全知識、農機法規(guī)宣傳到那里,讓制度跟著車輪轉,紀律跟著任務走,農機手們的收入也提高了,獲獎后的榮譽,給周邊的人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加快了農機事業(yè)的發(fā)展。
王彥明快人快語,他堅定地認為,農機手們通過參加勞動競賽活動,參加互助保險的意識明顯增加,大家都有一個不服輸的心里,比誰的技術好,比誰掙得錢多,再看看自己的差距,趕緊補上,這樣,農機手整體隊伍素質都提高了。
談到高興處,王彥明即興賦詩一首,表達了對農機手們的厚愛:
農機手加油干,
卷起褲腿涉險灘。
一張藍圖繪到底,
追趕超越勇當先。
今年有望獲大獎
在咸陽采訪完,采訪車在連霍高速一路西行,余暉里登上了"鳳鳴岐山"地岐山縣城。在岐山縣農機監(jiān)理站,站長朱成主持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農機手安全作業(yè)勞動大競賽座談會",鳳翔、岐山兩縣的農機安全協會、農機專業(yè)合作社和農機手代表參加。
在會上,陜西省農機安全協會副理事長王拴懷,鳳翔縣農機手盧軍紅、厚豐農機專業(yè)合作社張篤峰,恒豐農機專業(yè)合作社彭亞明、王永乾,農機手劉紅軍,岐山農機手王兵杰、呂武科都先后發(fā)言,暢談了參加農機手安全作業(yè)勞動大競賽給自己帶來的好處。
鳳翔縣農機安全互助協會理事長喬存賢說,縣農機安全協會成2009年立,近幾年勞動作業(yè)競賽,每年夏收秋收前全縣都要組織一次大規(guī)模的歡送儀式,跨區(qū)作業(yè)分成了隊,任命了隊長,給農機手統一發(fā)放草帽和手套。勞動競賽手機APP提供了信息,讓大家有了新的創(chuàng)業(yè)道路,已成為大家發(fā)家致富的一個平臺,調動了大家積極性,有的機手一年的收入在10萬元以上。
鳳翔恒豐昌農業(yè)耕播專業(yè)合作理事長彭亞明,是陜西省農業(yè)機械技術體系崗位專家,在座談會上他聽了大家的發(fā)言后說,農機手參加互助保險就有了安全感和保障感,參加勞動競賽活動加強了對外的交流,促進了農機技術的進步,提升了現代農業(yè)發(fā)展水平,更方便大家掌握農時農事,提高機械利用率。
彭亞明同時還是縣農技協會的負責人,他的合作社大田機械齊全,果園機械也基本實現了全程化作業(yè),他多次組織農機手參加勞動競賽,到湖北、河南等地跨區(qū)作業(yè)。
對于農機互助保險,岐山縣農機監(jiān)理站站長朱成說,這是件很好的事,農機手辦理互助保險,責任感加強了,2020年事故率明顯下降了,全縣選了能干的機手加入到農機安全協會里來,組織勞動競賽,有18 人參加了APP跨區(qū)作業(yè)征文活動,鳳鳴鎮(zhèn)農機手任宏興,今年6個月時間走了5個省18個縣,參加勞動競賽時間750小時,純收入17萬元,去年就獲獎了,今年有希望再次獲獎。
網紅機手整裝再出發(fā)
9月12日早晨,順著逶迤盤旋的公路,來到了扶風縣段家鎮(zhèn)谷家村。這里,有一位農機手安全作業(yè)勞動大競賽"王牌"網紅農機手——鄭小虎。
一座兩層小樓的庭院干凈整潔,小花園里一棵葡萄藤順著雪白的墻垣爬到了房頂,幾株翠綠的絲瓜依在葡萄架前,綻放著金黃色的小花。院子前停著一臺收割機,旁邊幾位老人正在整理關中特產獼猴桃,裝箱上市。這就是鄭小虎家,看到有客人來了,一位老人熱情地起身讓座,鄭小虎聞訊從屋里出來,他和陜西農機安全協會的工作人員都是熟人了,老朋友相見,格外親切。
鄭小虎是第三年參加農機手安全作業(yè)勞動大競賽了,2018年他第一次參加時就獲得了"王牌機手"的榮譽,獎勵了一部華為手機,2019年再次獲得"網紅機手"榮譽,同樣獎了一部手機,還有500元獎金和榮譽證書。
參加農機手安全作業(yè)勞動大競賽活動,讓鄭小虎有了成就感,有了事業(yè)感。他說,勞動競賽是一個團隊活動,讓分散的農機手有了歸屬感,安全有了保障,作業(yè)信息讓大家的收入明顯增加了。更讓他開心的是,現在每走到一個新的地方,就主動和當地人聊天說話,問問當地的農業(yè)生產情況,了解一下風土人情,拍照和拍視頻是必不可省的內容了,按競賽規(guī)則打卡,通過陜西省農機安全協會平臺發(fā)出后,大家很喜歡。他也經常和同行討論,感覺其樂無窮。
走南闖北的鄭小虎,去過河南省南陽市、濮陽市,河北石家莊市,安徽宿州,甘肅武威等地。今年,他和堂弟鄭應強已經聯系好了5臺收割機,共10個機手,將要去東北遼寧收獲高梁、大豆。他算了算賬,計劃收割時間40天,作業(yè)面積4000畝,每畝60元,這次外出收入將是12萬元。對于這次出行,鄭小虎信心滿滿,多年的跨區(qū)作業(yè)經驗,外出已是輕車熟路了。
農機旁邊的老人是鄭小虎的父母,平時照顧著1歲多的孫子,鄭小虎和妻子放心地在外作業(yè),一家人收入穩(wěn)定,其樂融融。
鄭應強66歲的父親顯得格外高興,他說,自己也是一位農機人,從1982年就干農業(yè)機械的活,現在孩子長大了接著干,現在孩子們參加勞動競賽,在外地作業(yè)時他每天都發(fā)回信息,他在家里隨時都能看到,看著他們在外開心的樣子,他很放心,打電話的次數都明顯少了。
在采訪中了解到,鄭應強家是兩代農機人,現在都新發(fā)展了家族成員,堂弟鄭小虎也成為了農機手。
鄭應強說,在堂哥的感召下,2002年他就干農機了,現在開的收割機已是更新的第四臺了,每年跨區(qū)作業(yè)4個月,參加勞動競賽互助保險,體現了陜西省農機安全協會對農機手的關心和關愛,讓他有了十足的職業(yè)榮譽感。
采訪后記
采訪結束了,但農機事業(yè)的發(fā)展正在路上。采訪中,我們看到了農機手們鮮為人知的生活,一臺收割機,往往維護著一個家庭的全部生活,他們有年邁的父母,有幼小的孩子,每當跨區(qū)作業(yè)時,家人們無不是翹首期盼著早日平安歸來。
農機手,白天作業(yè),晚上趕路;他們風餐露宿,風吹雨打,迎著朝陽,送走晚霞,付出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辛。希望互助保險這道安全防線,越筑越堅固;希望農機手安全作業(yè)勞動大競賽能帶富更多的人;希望農機手們的家庭永遠完美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