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9 09:11:40
1月14日,崇陽縣青山鎮(zhèn)鋪前村,綠油油的油菜苗,一眼望不到邊。
“油菜生長容易受氣溫影響,這幾天天氣好,長得不錯。”下午4點半,46歲的“全國種糧大戶”吳正剛在地里查看油菜苗的長勢。
吳正剛是鋪前村八組村民,2005年以前一直在外打工。返鄉(xiāng)后,他自購兩臺大型農業(yè)機械設備,開始打造屬于自己的“農田夢想”。憑著吃苦耐勞和敢拼敢闖的精神,吳正剛從一個普通農民成長為種田年收入300余萬元的“全國種糧大戶”。
“土地拋荒浪費太可惜了,一定要讓土地發(fā)揮最大效益。”吳正剛從承接本地村民不愿耕種的土地開始,種植起油菜、水稻等農作物。
眼看著拋荒的土地漸漸肥沃,周邊幾個村原先在觀望的村民,紛紛主動將土地流轉給吳正剛。
“一畝能多幾百元收入,比自己種地劃算多了,地交給他,我們放心!”受訪村民們眼中的吳正剛,既有先進的理念,又有超前的膽識。
2010年7月,吳正剛牽頭成立崇陽縣為民農機專業(yè)合作社,吸納15位村民加入,當年經營收入200萬元。
“農業(yè)機械化才能給大家?guī)砀嗍找?,一臺農機能頂十幾人,種地用農機省時省力,農田施藥環(huán)節(jié)用無人植保飛機,高效又安全。”吳正剛向記者介紹合作社里的農機設備,“農業(yè)機械化發(fā)展是未來趨勢,要不斷提升高標準農田建設。”
近年來,為發(fā)揮合作社的規(guī)?;?,吳正剛先后投資160多萬元購買大型收割機、拖拉機、烘干機、無人植保飛機等新型農機具12臺套,連片承租土地2000余畝。
“貧困戶可以無機具入社、享受免費技術培訓、上崗作業(yè)分成,對建檔立卡貧困戶的農機作業(yè)服務,一律實行半價收費。”吳正剛說。
鋪前村一組貧困戶唐四兵,家中5口人,全靠他常年在外務工的收入生活。后來,唐四兵的愛人開始在合作社務工,年收入1.5萬元。2019年,唐四兵家順利脫貧。
幾年來,吳正剛共帶領周邊農戶320余人脫貧致富。
疫情期間,吳正剛加大稻米加工力度,以低于平時價格對外銷售,不僅保障青山鎮(zhèn)大米供應,還向疫情防控一線捐贈再生稻、香稻1000余公斤,菜籽油200公斤。
“搶收季節(jié),4臺烘干機不能同時啟動,要是農業(yè)生產用電設施建設得到改善、農業(yè)生產用電降低一點費用就更好了!”吳正剛說,2021年要把無人機設備更新,希望可以打造自己的香米品牌,爭取帶動更多鄉(xiāng)親致富,為實現(xiàn)農業(yè)現(xiàn)代化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