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25 14:36:13
“三進”格局住房“三進”格局住房666間,雕梁畫棟燕尾脊。每逢周末早上,宏琳厝里琴聲裊裊,置身其間可以觀賞古家具、漆畫及紅色歷史等展覽,也能體驗兒童素描互動項目,品嘗本地特色小吃,周邊游客紛紛前來打卡。
坐落于福建閩清鄉(xiāng)野田間的宏琳古厝,有200多年歷史,清乾隆年間歷時28年建成,占地17000多平方米,是福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然而,在2016年特大臺風災害中,宏琳厝損毀嚴重,成為一片廢墟。
這是在2016年特大臺風災害中被損毀的宏琳古厝(2017年7月27日攝)。新華社發(fā)(閩清縣委宣傳部供圖)
“當?shù)厝硕紴榇送葱?,在政府的組織下,大家有力出力、有錢出錢。”閩清縣文化旅游投資有限公司宏琳厝項目負責人劉鵬程介紹,當時有企業(yè)捐資,政府和民間聯(lián)動,投入古厝修復工作中。
修繕前后花了4年。規(guī)劃設計人員通過翻閱縣志、聽老一輩族人口述、參照老照片等方式,努力復原當時的建筑格局。工作人員四處搜尋厝內(nèi)文物原件和可供修補的材料,最大程度地以舊修舊、修舊如舊。宏琳厝逐漸恢復了昔日的光彩。
這是2020年6月19日在福建閩清拍攝的宏琳古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fā)(羅欽雨 攝)
古厝的復興不僅是修復而已,也在于合理的活化利用。劉鵬程說:“為了豐富古厝的內(nèi)涵,我們盡可能挖掘厝內(nèi)故事和當?shù)孛袼?,充實展陳?nèi)容,目前正在逐步引進相匹配的多種業(yè)態(tài),讓觀眾可看可玩能逗留。”
“可能很多人不了解,這里曾是抗戰(zhàn)時期一處革命舊址,共產(chǎn)黨員項南在這里領導‘戰(zhàn)時民眾教育流動工作隊’,宏琳厝后人、愛國志士黃開修和黃開云兩兄弟在家中創(chuàng)辦《抗日救亡周刊》。”講解員盧書棋介紹道,她是黃氏家族第八代的媳婦,講起家族故事充滿感情。
這是2021年5月21日在福建閩清的宏琳古厝拍攝的共產(chǎn)黨員項南舊居。新華社記者 鄧倩倩 攝
隨著古厝的修復,厝內(nèi)這處紅色舊址也得以修復和展示。此外,不少民間收藏家將古家具、古牌匾、漆畫、瓷板畫及文人書畫等放置在宏琳厝展陳。才藝表演和民俗活動如寫春聯(lián)、家風家訓研習等活動,也常在古厝開展。
如今偌大的庭院里,常出現(xiàn)背著單反、不停按快門的古建愛好者,開展古厝研究的高校師生,還有慕名而來的游客。特別是節(jié)假日,宏琳厝是人們?nèi)页鲇蔚暮萌ヌ帯?/p>
游客在福建閩清的宏琳古厝內(nèi)參觀抗戰(zhàn)紅色舊址(5月21日攝)。新華社記者 鄧倩倩 攝
當?shù)厝苏f,修復后的古厝更加宏偉和完整,以前游客走馬觀花很快就逛完了,現(xiàn)在游覽大半天還意猶未盡。涅槃重生的古厝成為鄉(xiāng)村游的一大亮點。
自2020年9月重新開放以來,宏琳厝接待游客約5萬人次。閩清縣坂東鎮(zhèn)黨委書記林晨晨說,宏琳厝與周邊的美麗鄉(xiāng)村旅游景點、七疊溫泉、采摘園以及其他古厝等游玩地相串聯(lián),形成了一條可滿足游客對“吃、住、行、游、購、娛”的多樣需求的旅游線路。
這是2020年6月16日在福建閩清拍攝的宏琳古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fā)(羅欽雨 攝)
古厝文旅還為當?shù)厝颂峁┝酥v解員、保安保潔等崗位,讓在家的婦女獲得就近就業(yè)的機會。古厝變成“網(wǎng)紅”,也為附近街區(qū)特色美食行業(yè)開拓了一條文旅發(fā)展之路。
“保護開發(fā)利用好古厝資源,對鄉(xiāng)村旅游大有好處,以點帶面,為游客提供良好的游玩體驗,也促進了當?shù)亟?jīng)濟發(fā)展。”林晨晨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