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07 09:21:38 施勰赟
在雞毛菜全程機械化技術實現產業(yè)化應用后,小棵菜的全程機械化技術研發(fā)提上了日程。經過上海綠葉菜產業(yè)技術體系農機和農藝專家以及相關企業(yè)、合作社近一年的共同研發(fā),目前,本市小棵菜(俗稱“小青菜”)全程機械化試驗取得了初步成效。6月30日,上海綠葉菜產業(yè)技術體系在位于崇明區(qū)的上海正禾農業(yè)科技有限公司種植基地開展了小棵菜機械化采收的現場展示示范。
青翠欲滴的小青菜在大棚內茁壯成長,配合上海正禾農業(yè)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fā)的打孔防草布,小青菜雖生長得密密麻麻卻整齊劃一,田間亦無雜草。發(fā)出“隆隆”聲的采收機在田間慢速前行,一排排小青菜被整齊采收后,通過傳送帶裝入筐中。每一棵小青菜幾乎完整無損,切面干凈不沾泥土。經采收機采收后,田間僅殘留少量葉片,大部分小青菜被完整收割。
上海市綠葉菜技術產業(yè)體系首席專家、市農科院園藝所所長朱為民告訴記者,畦面覆蓋防草布后相較不覆膜的土地更為平整,經過采收機刀片高度的調節(jié)后,能夠快速、順利的完成采收。“像這樣的品相,大部分已經可以直接分袋包裝,或是簡單分揀后裝袋,機收效果已經很不錯了。”
據介紹,小棵菜全程機械化的難點有三個方面,一是草害控制:小棵菜的生長時間長,密度稀,容易滋生雜草,需要研究草害防控技術;二是品種要求:小棵菜需要貼地采收,要求品種直立性好,有一定的離地距離,采收后切口小;三是機器匹配度:要有能幾乎貼地采收的機器。
針對以上難題,上海綠葉菜產業(yè)技術體系組織了相關專家,開展了大量的前期調研工作,對不同的品種、采收機器以及防草技術進行試驗、評估和改進,經歷了多次的試驗調整后,初步形成了小棵菜全程機械化的技術框架,并在上海正禾農業(yè)科技有限公司進行田間試驗。
為了保障夏淡地產綠葉菜供應,上海市農業(yè)科學院園藝所提供了適合機械收割且兼具優(yōu)質、高產、耐熱的青菜品種“新夏青5號”“新夏青7號”。同時配合達匯公司經過多次試驗、調試、重新設計后成功研制的多功能的XFYC-1200葉菜收割機,開展小棵菜采收試驗。
“機械化采收很重要的一點是田間盡量不能長草,不然一起收割后,草和菜混在一起,影響葉菜商品性。”為了把草害降到最低,上海正禾農業(yè)科技有限公司經過三年的研究和改進,開發(fā)了防草地布開孔機,以物理方式有效地減少了雜草的生長。在8米管棚中,配合2BS-18-1200型播種機,以株行距15*15進行直播8列后,待后葉菜出苗,便可以覆膜。開孔機可根據葉菜品種與株行距調節(jié)孔型和距離,覆膜后防草率可達90%以上,大幅降低了人工除草成本。“一張地布可以反復使用5年,投入成本很低。且覆膜后,畝產量仍在1500—2000公斤左右,不受影響。”正禾蔬菜生產基地的負責人說道。
目前,基地試驗的“新夏青5號”“新夏青7號”播種后2-3天正常出苗,覆蓋按照播種株行距特制的打孔底布,長勢良好,無雜草,在播種達40天后,均達到采收標準。
“上海地產蔬菜保供是民生工程,任務重、壓力大。綠葉菜產業(yè)技術體系專家們不斷探索農機與農藝的融合、改良品種,解決綠葉菜生產中的關鍵問題,是為民辦事實的體現。”市農業(yè)農村委蔬菜辦主任朱敏在參觀現場后對小棵菜實現全程機械化表示高度認可,并建議專家團隊做好總結提煉,進一步提高品種品質,做好農機農藝的融合。
此次會議邀請了綠葉菜產業(yè)技術體系的各專業(yè)組和試驗站專家、多家綠葉菜生產基地的負責人與技術人員出席?,F場觀摩后,參會人員也對該生產模式下可能存在的不足,比如高溫下大批量采收后的保鮮問題、如何選育更多與農機相匹配品種等提出建議,與專家團隊一同探討進一步改進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