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23 09:04:07
今天的故事有三個關鍵詞:86歲、60畝地、8項重大成果。
如果這些詞放在一起,也許你會覺得難以理解,然而,這就是楊凌一位老年科研工作者的真實寫照。這位“銀發(fā)”老專家為中國玉米種質資源創(chuàng)新奮斗一生。他就是出生湖南,扎根大西北的玉米育種專家胡必德。
8月16日,秋雨剛過。記者在楊凌金融大廈附近的一片玉米試驗田里見到已經86歲高齡的胡必德老師。滿頭白發(fā),皮膚黝黑,身穿白大褂,雙腳套著化肥袋,口袋里被玉米套袋、筆記本塞得鼓鼓的。這是我們見到胡老師的第一印象。
“你們看,這就是我最近7、8年培育的幾個玉米新品種。”胡老師熱情地帶我們到地里參觀,這些玉米個兒大、顆粒飽滿,一個穗能有一斤多,胡老師說,這是專為山區(qū)農民選育的耐旱品種。
從20歲考入原西北農學院農學系至今,他扎根大西北65年了。是什么樣的契機與動力讓他留在這里?這還要從他早年的經歷說起。
結緣玉米守初心
1956年,胡必德響應“支援大西北”的號召從湖南來到陜西,考入原西北農學院農學系,畢業(yè)后分配到陜西省農業(yè)科學院工作。
那時玉米種質資源貧乏、育種技術落后,農村長大的胡必德深知糧食的重要性。于是他主動扛起玉米育種的“大旗”,立志育出高產優(yōu)質的玉米品種。
在職期間,他先后擔任陜西省糧食作物研究所所長、陜西省作物學會理事長和陜西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副主任。一邊忙政務,一邊鉆到地里搞科研的他經常顧不上吃飯,“5+2”“白+黑”潛心于玉米育種之中。老一輩科學家矢志不渝、吃苦耐勞的精神在他身上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
種質創(chuàng)新可謂是育種的基礎和前沿,因為難度大,很多人都在國外品種的基礎上進行改良。當胡必德看到玉米種質資源大部分掌握在外國人手里時,他便立下志向“要為中國玉米種質創(chuàng)新而奮斗”。
在這樣的精神指引下,胡必德提出要“依靠科技創(chuàng)新,發(fā)展民族種業(yè)”。經過潛心研究,他先后榮獲8項重大成果,其中武105玉米品種和陜單1號玉米品種獲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獎;武106玉米品種和陜單7號玉米品種的選育獲省、部科技進步一等獎。他還參與編寫“玉米自交系和雜交種圖冊”等7本專著,發(fā)表論文20余篇。
退而不休勇攀登
對胡必德來說,時間并不能阻擋他永攀科研高峰的腳步。退休后的他組織多位退休科技人員創(chuàng)辦了陜西首家民營農業(yè)高科技企業(yè)——陜西高效農業(yè)開發(fā)研究所。
在60多年的玉米育種過程中,他明確了自己的科研方向。“以柱形為基礎,抗病為中心,高產優(yōu)質為目的。搞好三群種質資源,打倒三把尺子,堅持兩個基本雜交模式”,這是他在科研燈塔下一步步實踐出的經驗總結。
選育一個玉米新品種至少要8到12年,這條路上孤獨、艱苦,最難的是不被人理解,然而胡必德都挺住了。“搞科研不能隨大流,這條路如果我走不通,至少告訴后面的人不要再走了,這也算是我對科研事業(yè)的一點點貢獻吧。”
耄耋之年獻余熱
2015年,在外奔波多年的胡必德回到楊凌,過起了“胡必德式”的老年生活。他用自己跟老伴的所有積蓄投入到60畝的玉米地,每天早上七點打出租車到地里忙活,中午在工人家借宿吃飯,一直到晚上天黑再坐公交車回家。他曾經因為沒有吃飯的地方,吃方便面長達半年多。這樣的生活對86歲的高齡老人來說實屬不易。他的兒女因為心疼而反對他這樣做,但是他只要鉆到地里,就如魚得水,自在樂和。
“我心里的目標到現(xiàn)在來說算是有了初步成果,雖然年紀大了,但是我還想繼續(xù)干下去,直到我干不動了再說”胡必德說。
責任編輯:王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