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24 10:56:50
“豫香2號”生育期120天左右,產量高、菇質硬、商品性好,出菇試驗產量比常用品種高4%以上。
來自盧氏深山的一個香菇新品種剛剛通過鑒定,菇農種植香菇有了更好的品種選擇。從三門峽市農業(yè)科學研究院獲悉,該院通過野生馴化系統(tǒng)選育的“豫香2號”香菇新品種近日已順利通過了河南省農作物品種鑒定,成為河南省第二個自主選育的香菇新品種。
“我們從盧氏縣獅子坪鄉(xiāng)采集的野生香菇子實體,經過組織分離、純化培養(yǎng)、栽培馴化、區(qū)域試驗和生產試驗等,終于培育出了‘豫香2號’。”牽頭香菇育種的三門峽市農業(yè)科學研究院研究員杜適普介紹,“豫香2號”生育期120天左右,產量高、菇質硬、商品性好,出菇試驗產量比常用品種高4%以上。
近年來,河南省食用菌產業(yè)發(fā)展迅速,產量和產值已連續(xù)17年居全國第一位。2019年食用菌總產量541萬噸,出口額超過16億美元,居全國第一位。其中,鮮香菇產量達312萬噸。
“雖然河南早已成為食用菌種植大省、出口大省,但河南省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食用菌新品種還不多,自育品種遠遠滿足不了生產需求。”杜適普說。
目前,河南省通過省級鑒定的食用菌新品種僅有8個。其中,香菇2個、平菇4個、猴頭1個、毛木耳1個。
“作為食用菌大省,河南省急需加強食用菌育種團隊建設,培育種業(yè)龍頭,建立良種繁育基地,占據產業(yè)鏈上游,由生產大省向強省轉變。”河南省農科院植物營養(yǎng)與資源環(huán)境研究所副研究員孔維麗表示,經估算全省至少有四五百種野生食用菌,具有豐富的種質資源,食用菌育種大有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