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26 09:21:37
“回望五千年,豪氣出云霄,一統(tǒng)天下美,秦腔吼破天……”第十四屆全運會開幕式上,一曲大秦腔讓現(xiàn)場和電視機前的觀眾領略了陜西的非遺文化魅力。而在全運村的非遺展廳內(nèi),與秦腔有關的戲曲服飾盔帽、臉譜、木偶、點彩戲文人物剪紙,也在向人們講述著陜西的非遺傳承故事。
“冠軍的冠字,就來自戲曲里的冠盔帽巾……”9月17日,在全運村的非遺A展廳,全運村非遺展廳專家顧問王智向前來參觀的運動員們詳細講解“冠軍”一詞的由來,一些運動員邊聽邊好奇地試戴,有的則被展出的臉譜吸引。
在閉環(huán)運行的情況下,如何通過全運會這個平臺,更好地傳播非遺文化?本屆全運會組委會決定把非遺展廳搬進全運村,讓全運村變成離三秦文化最近的地方。
據(jù)王智介紹,全運村的非遺展廳展示了十大門類的非遺項目,除了戲曲服飾盔帽外,還有體育類非遺項目紅拳九連環(huán),與傳統(tǒng)美術和手工藝有關的刺繡、禮饃、面塑、泥塑、竹扎等,以及世界級非遺西安鼓樂等。全運村里還設置了博物館。
非遺展廳的工作人員配備極為專業(yè)——王智是西安非遺保護中心副主任、西安的非遺推廣大使,在各個展廳里擔任講解員的則是西安各項非遺文化的傳承人。
“當講解員對我們是一次全新的體驗。以往只要展示好自己的項目就行了,這次還要講解宣傳好其他項目,責任重大。”展廳講解員、西安繡樣剪紙傳承人雷俊說,8月中下旬他們就入駐了全運村。進村前她就萌發(fā)了一個創(chuàng)意:以本屆全運會的吉祥物為主體,再結合36個全運會比賽項目的特點,創(chuàng)作出每個項目的剪紙。這幅作品完成后,引來不少運動員拍照打卡。
入駐全運村后,這些非遺傳承人還多了一個寫非遺日記的習慣,一方面記錄展廳和運動員們的故事,另一方面是為了更好地傳播各個非遺項目。
比如,云南排球隊的運動員到非遺展廳參觀后,對經(jīng)金山老人創(chuàng)作的竹扎很感興趣,王智在記錄這件事的同時就詳細介紹了竹扎的樣式和傳承歷史。
再比如,藝術體操冠軍趙雅婷奪冠后到展廳參觀,王智帶著這個“00后”小姑娘邊巡館講解各個項目,邊讓她體驗。在體驗西安鼓樂項目時,趙雅婷拿過鼓槌便隨手做了幾個藝術體操運動員拿手的挽花。
“讓我們高興的是,非遺展廳不但傳播了非遺文化,還成了很多運動員放松解壓的地方,畫臉譜、繡香囊,給他們帶來了很多樂趣。”王智欣慰地說。
聽說記者來自河北,雷俊來了興致。“河北的蔚縣剪紙很有名呢!不過與我們的有些區(qū)別。我們的剪紙是剪,蔚縣剪紙是刻……”聽說蔚縣所在的張家口是北京冬奧會大部分雪上比賽項目的舉辦地,雷俊連忙說:“冬奧會面向的是全世界,到時候,你們一定要多展示一下當?shù)氐姆沁z文化,大家一定會很喜歡。如果有機會,我還想去逛逛你們的非遺展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