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28 09:02:00
吃糧,要粗細(xì)互補(bǔ);吃菜,要葷素搭配,而春天餐桌上的素味應(yīng)該少不了一縷淡淡的野菜香。
吃野菜,憶苦思甜的情感肯定有,但更多的是它那天然、本真的味道,說優(yōu)雅點(diǎn),這叫“咬春”。而對于“采春”,也就是挖野菜,人們也許有點(diǎn)“傷腦筋”,或認(rèn)不清、分不明哪些是可食用的野菜,或是怕菜受到溝渠溪畔水流的污染,或是冬藏后臃腫的身軀已無法適應(yīng)外出“春動”的體能要求。還好,我有一門挖野菜的絕招,這全靠母親的傳授,她仿若就是從《詩經(jīng)·關(guān)雎》中“參差荇菜,左右流之”里走出來的那位能采善摘野菜的青春女子。
初春,正是各種野菜瘋長的季節(jié)。拿母親的話來說,野菜很有“野性”,扔在哪長在哪,不用施肥澆水,也不用除草松土。一場春雨后,鮮嫩的野菜便從地里拱出來,每一株都帶著泥土的芳香,覆蓋了地皮,綠油油地充滿了生機(jī)。野菜既是佳蔬,也是良藥,熬粥、包餃子、涼拌,或是隨面條下鍋,均可。
小時候,雨水節(jié)氣之后,母親總會帶著我去采春,采挖集天地之靈氣的野菜。我提著一個小竹籃,母親拿把小鏟刀,不用刻意搜尋,就會發(fā)現(xiàn)碧嫩的燈籠花、馬蘭頭、夏枯草、薺菜……母親一邊挖著野菜,一邊給我報著菜名。但年少的我,只覺得新奇好玩,不長記性,挖了幾次也搞不清楚什么是馬蘭頭,什么是薺菜。最后,在母親的耐心指點(diǎn)下,總算弄明白了馬蘭頭葉子上有一層細(xì)毛,有點(diǎn)像蒲公英;薺菜是矮矮的,油綠發(fā)亮,一簇一簇,窩在溪邊。
采春挖野菜,樂趣無窮。我一邊挖,一邊念誦著母親教的描寫野菜的詩句,無比愜意。野菜青青,有的如春尖茶,有的外實中空,有的牽著長長的藤蔓,有的里三層外三層,形狀奇異,煞是好看?;虺?,或挖,或鏟,一株株野菜裝滿了竹籃,一個個沾滿泥土芬芳的野菜名也留存腦海,從此它們鮮活在每年的春天里。
采回來的野菜,用清水洗兩遍便可以下鍋了。無論是涼拌還是炒制,即便是被鹽、辣椒、豆油、陳醋、蒜泥、花椒等作料浸過,也不失本色。盛在潔白的瓷盤里,青翠欲滴,令人垂涎。野菜的滋味也很獨(dú)特,有的酸澀,有的微甜,有的滑膩,有的生脆,但無論哪一種,都讓你的味蕾留春,真可謂:一口野菜滿嘴春。
挖野菜,采擷春天。那酸酸甜甜的野菜,沾著晶瑩的露珠,帶著春的氣息,滋潤唇舌,讓我久久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