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27 14:14:48
當布谷鳥的叫聲響徹關中平原的時候,空氣中彌漫著麥子成熟的清香,一望無垠的麥田里,風吹麥浪,一派豐收的景象著實讓人歡喜。老人們常說:“秋黃麥子黃,織女下機床”。意思是說,每當玉米麥子成熟的時節(jié),日夜趕活的織女也要停下手中的活,參與到搶收莊稼的行列中來。
2024年麥收時節(jié)的陜西渭南,間歇性陰雨天氣頻發(fā),給緊張的夏收帶來了嚴峻考驗。然而,面對10.55萬畝的夏收和夏播任務,融通農發(fā)武漢公司牢記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糧食安全的殷殷囑托,堅決扛穩(wěn)扛牢糧食安全的政治責任,提早部署,周密安排,來自武漢公司綜合、黨群、財務、生產、戰(zhàn)略等部門的干部職工,按照夏收工作部署,全力以赴,投入到渭南基地的夏收工作的各個板塊當中,以實際行動確保顆粒歸倉。
融通農發(fā)渭南基地公司2024年小麥夏收面積共10.55萬畝,分布于華陰、大荔兩個片區(qū)。融通農發(fā)武漢公司于3月正式啟動夏收準備工作,成立武漢公司“三夏”工作指揮部,并于5月20日正式入駐渭南基地,渭南基地夏收共分11個作業(yè)段和6個計量點,投入人力約300人、農機800余臺。全體員工通宵達旦,堅守崗位。公司夏收指揮部組建了“三夏”工作黨員突擊隊,黨旗飄揚在每一處麥田,30多名黨員先鋒分布在各個工作板塊,充分發(fā)揮著模范帶頭作用。
夏收期間天公不作美,渭南出現間歇性陰雨天氣,小麥收割工作不得不頻繁按下暫停鍵。原定于10天完成的小麥收割任務,受陰雨天氣影響,實際具備收割條件的時間僅有四五天。
搶收每畝田 黨員爭做表率
“各小組一定要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與陰雨天賽跑,確保顆粒歸倉”。6月1日下午,參加完夏收“誓師大會”的程建民帶領他的收儲組成員,迅速投入到大荔片區(qū)的收割工作當中。從天氣預報得知,下午晚些時候會下雨,程建民及時通知小組每一名成員。
46歲的程建民是融通農發(fā)渭南基地公司的骨干成員,老家蒲城縣與夏收工作的大荔縣接壤,是一名自主擇業(yè)的軍轉干部。作為大荔片區(qū)的收儲組負責人,他帶領渭南基地公司8名員工,和從武漢公司前來支援的7名同事組成了收儲組,下面又分為四個小組,負責大荔片區(qū)5萬畝小麥的收割任務。
果然,6月1日下午17時許,陰雨如期而至,收割工作不得不中斷。凝視著陰沉沉的天空,程建民的心情異常沉重。他利用陰雨暫停收割的空隙,召集工作組成員開會,鼓舞士氣,再次動員。要求每一名員工隨時關注天氣情況,檢測麥田水分含量,農機手隨時待命,一旦達到收割標注,立即投入搶收工作。
“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擁有21年黨齡、軍人出身的程建民聲如洪鐘,堅毅的目光環(huán)視著每個員工的臉龐。他告訴大家,夏收工作就是一場戰(zhàn)役,要拿出攻山頭、炸碉堡的決心和勇氣,發(fā)揚狼牙山五壯士的革命精神,以一當十,與時間賽跑,保質保量完成作業(yè)段的每一項工作。
6月3日,大荔天氣好轉,由于受到前一天陰雨的影響,部分收割的小麥水分偏高,打亂了原來制定的工作計劃。部分運糧車臨時調整路線,收儲點檢測工作量加聚,車輛出現排隊。
“那天下午,差不多有三個多小時,我的手機一刻都沒停過,往往是這個電話還沒打完,另一個電話已經打了進來。”程建民說:“各種環(huán)節(jié)的協調、溝通,嗓子都快冒煙了。好在最終大家齊心協力,解決了所有問題,沒有影響到下一步的工作?!?/p>
而程建民和同事們?yōu)橹冻龅氖沁B續(xù)一周時間,每天晚上工作到凌晨三四點鐘。凌晨的麥地里仍燈火通明,隨處可見“挑燈夜戰(zhàn)”機器,大家只為在下一個即將到來的雨天前全力收割,不留一塊地,不丟一粒糧。
收儲組當中從武漢公司前來支援的年輕人,從來沒經歷過夏收工作,幾天下來,原本白皙的臉曬得黝黑卻依然干勁十足;渭南基地公司一名同事,老母親患病,不能床前陪護毫無怨言;另一名同事孩子高考,恰逢夏收進入關鍵時刻,也沒有請假;在大荔片區(qū)負責夏收任務的許多員工,家就在大荔縣,夏收期間,大家晚上要么睡在計量點,要么在田間的折疊坐椅上稍作休息,沒有一個人提出回家休息的請求。
包括程建民在內的7名工作黨員,在最為關鍵的時刻,做出了表率,充分彰顯了共產黨員的先進性,有效促進夏收任務圓滿完成。
嚴把計量關 巾幗不讓須眉
與收儲組程建民一樣奮戰(zhàn)在搶收一線的員工不勝枚舉。夏收保障組從5月中旬就駐扎到渭南基地,加班加點開展小麥收購方談判競價遴選、夏種農資采購、后勤物資采購等工作,在搶收時,晝夜奔波在各個作業(yè)各點位為員工送去三餐和夜宵。收儲組大荔和華陰片區(qū)的負責人,連續(xù)7天,每天工作到凌晨三四點,只休息三四個小時,第二天一大早到麥田里檢測水分,為收割做好準備,協調收儲倉庫點位,確保顆粒歸倉;渭南基地農藝師每天奔波在每塊麥田,查看小麥成熟程度,根據成熟情況來判斷收割時間,為收割及時提供準確依據。
相比收儲組而言,計量組人員工作的時間更長。計量組副組長楊靜介紹說:“我們嚴把顆粒歸倉的最后一關,要確保每天最后一車糧食計量完成入庫并核對當日賬目后才能撤離。”
楊靜是渭南基地公司的財務工作人員,按照夏收指揮部的工作安排,她與其他包括武漢公司前來支援的19名同事一起,負責8個作業(yè)段的計量工作。
“司機下車沒有?保安下車沒有?”在每一個計量點,這兩句問話,計量組的工作人員每天要喊上百次。為什么要喊這兩句?楊靜說,運糧車過磅秤,萬一司機或者押車保安忘記下車,就意味著這車糧多稱重一兩百斤。因此,每輛車到跟前,他們都要反復問幾遍,一天下來,嗓子都喊啞了。從開始小麥搶收后,計量組大多數員工每天工作時間都超過了20個小時。
計量組80%是女同事,巾幗不讓須眉。剛開始大家以為計量工作就是記錄糧食產量,與收購方和合作的第三方核對好數字就行。等正式進入工作狀態(tài),完全顛覆了楊靜和同事們的認知。按照原計劃,每個作業(yè)段要將收割回來的小麥運到就近的計量點,但是因為天氣原因,計量檢測時,遇到水分超標,計量組就及時通知收儲組,暫時停止收割,等麥田水分達標在進行作業(yè);收購方現場檢測,每車糧食抽檢10多公斤,有時候就忘記將抽檢糧食送回,計量組工作人員盯著對方,不讓每顆糧食流失。楊靜她們還發(fā)現,過磅過程中,收購方將小數點后兩位數字沒有按規(guī)定四舍五入,而是直接抹零,她們及時將問題上報指揮部,最終問題得到妥善解決,真正意義上做到了顆粒歸倉。
截止6月11日,融通農發(fā)武漢公司圓滿完成了渭南基地10.55萬畝小麥的搶收任務,“龍口奪食”成效顯著。
沒有任何喘息的機會,為了搶抓農時,在收割完的土地,秸稈還田機、旋耕拖拉機、玉米播種機,立即投入到了緊張有序的夏播工作當中。渭南基地農藝師肖恂介紹說:“我們要在6月中旬完成所有的夏播任務,同時要將每塊地里的節(jié)水灌溉設備鋪設到位,確保播下去的每一粒種子都能夠發(fā)芽。”
關中平原,東府大地,伴隨著拖拉機、播種機轟隆隆的耕作聲,一粒粒象征著豐收的種子,播種在希望的田野上。
6月24日,從渭南基地公司傳來消息,因為近期天旱少雨,大家又投入到緊張的澆水保苗工作當中。“有苗才會有希望?!痹诖罄笃瑓^(qū)負責指揮澆水的程建民如是說。
農業(yè)科技報·中國農科新聞網記者 李俊輝 通訊員 胡瑩 黃楚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