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1 13:25:12
山水畫卷徐徐開
武都的春天從白龍江的晨霧中醒來,碧波倒映著兩岸新綠的垂柳,漣漪里漾起整座城市的柔情。遠處山巔積雪未消,山麓處卻已綻開粉白的野櫻,冷峻與溫婉在此刻達成奇妙平衡。若沿著212國道盤旋而上,層疊梯田如巨幅浮雕,農(nóng)人彎腰點種的剪影,成為這幅山水長卷最靈動的注腳。
古韻新風兩相宜
始建于明代的朝陽洞石窟在春日暖陽中蘇醒,崖壁上的彩繪佛像歷經(jīng)六百年風雨,衣袂間的朱砂紅依舊鮮艷如初。山下古鎮(zhèn)的青石板路上,背著竹簍的阿婆與舉著相機的游客擦肩而過,油茶鋪子里飄出的香氣裹挾著古老的羌藏民謠,將時空折疊成動人的蒙太奇。
秘境中的攝影天堂
角弓鎮(zhèn)的千畝油菜花海是攝影師的心馳神往之地。當無人機升到百米高空,金黃花田與青瓦白墻的村落構(gòu)成幾何美學奇跡。晨霧彌漫時,牽著耕牛緩緩走過的老農(nóng)會成為鏡頭里的點睛之筆。更有專業(yè)攝制組常年駐扎,只為捕捉云霧在山谷間流動的「白色絲綢」奇觀。
非遺里的春天密碼
高山戲是武都春韻的重頭戲。戴著木質(zhì)面具的舞者踩著八卦步,在皮鼓與銅鑼的節(jié)奏中演繹古老傳說。最精彩的現(xiàn)代高山戲「山村別」橋段,鮮艷的戲服在春風里獵獵作響,恍若神靈真的降臨人間。
生生不息的春之禮贊
在裕河自然保護區(qū),巡護員正記錄著金絲猴家族的新生兒。毛色金黃的幼崽在母親懷里好奇張望,它們的棲息地因退耕還林政策擴大了三分之一。山腳下的生態(tài)茶園里,茶農(nóng)采用“林茶共生”種植模式,茶芽與山茱萸花共享雨露,繪就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xiàn)代桃源。
武都春天的尾聲總伴隨著桃花開放的盛景。粉紅色的花穗如瀑布般垂落,養(yǎng)蜂人將蜂箱安置在花海深處,收獲的桃花蜜透著淡淡的清香。農(nóng)科所的育苗基地里,年輕的技術(shù)員正在培育油橄欖抗寒新品種,這些承載著希望的嫩芽,將在來年春天長成新的風景。(王治)